PL/I(Programming Language One)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,最初由IBM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。它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和强大的字符串处理功能,并具有丰富的数学库。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的例子来展示PL/I中数组的应用。
在PL/I中声明一个数组需要指定数组的维度、下标范围以及可能的数据类型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,说明如何声明和初始化一个一维整数数组:
ARRAY myArray (10) FIXED BINARY;
BEGIN;
DO i = 1 TO 10;
myArray(i) = i * 2; /* 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乘以2 */
END;
END;
在这个例子中,myArray
是一个有10个元素的数组,每个元素初始化为相应的整数倍。例如,myArray(1)
将会是2,myArray(2)
将为4,以此类推。
PL/I提供了丰富的语法来处理数组。以下展示如何使用循环来遍历并打印整个数组的内容:
ARRAY myArray (10) FIXED BINARY;
BEGIN;
/* 假设我们已经初始化了myArray */
DO i = 1 TO 10 BY 1;
WRITE:("Array element ", i, " is: ", myArray(i));
END;
END;
这段代码中使用了DO
循环来遍历数组,并通过WRITE
语句将每个元素的值打印出来。
PL/I支持多维数组,可以用于更复杂的结构化数据存储。下面是一个二维数组的例子:
ARRAY matrix (10, 10) FIXED BINARY;
BEGIN;
/* 初始化2x2部分矩阵 */
DO i = 1 TO 2 BY 1;
DO j = 1 TO 2 BY 1;
matrix(i,j) = i + j; /* 矩阵元素的值等于行和列索引之和 */
END;
END;
/* 打印矩阵内容 */
DO i = 1 TO 2 BY 1;
DO j = 1 TO 2 BY 1;
WRITE:(matrix(i,j));
END;
END;
END;
这段代码中,我们初始化了一个4x4的矩阵,并打印了部分元素。通过双重循环可以遍历和处理多维数组中的每个元素。
PL/I允许将数组作为参数传递给用户定义的函数或子程序。下面是一个例子,演示如何计算一个整数数组的总和:
ARRAY numbers (10) FIXED BINARY;
PROCEDURE sumArray(numbers: ARRAY, numElements: FIXED BINARY);
sum: FIXED BINARY;
DO i = 1 TO numElements BY 1;
sum = sum + numbers(i);
END;
RETURN(sum);
END;
BEGIN;
/* 初始化数组 */
DO i = 1 TO 5;
numbers(i) = i * 2; /* 假设我们已经初始化了前五个元素 */
END;
WRITE:(sumArray(numbers, 5)); /* 调用函数计算总和并打印结果 */
END;
这里定义了一个sumArray
子程序,它接收一个数组和其长度作为参数,并返回该数组的元素之和。
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,PL/I提供了一些强大的工具来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。尽管现代编程语言可能提供了更多直观易用的功能,但对于需要高度灵活性或特定应用场景下,PL/I仍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