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bjective-C是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,它基于C语言并引入了小对象协议和运行时系统。自其诞生以来,Objective-C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的发展,并对后来的语言和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Objective-C最早由Steph Tappin于1983年在MetaWare公司创建。MetaWare是一家提供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的软件开发商。Tappin结合了Smalltalk-80的思想,为C语言添加了面向对象编程特性,从而诞生了Objective-C。
起初,Objective-C主要用于Macintosh应用程序开发,并且与Step Tappin共同工作的Tom Pittman在MacApp框架中使用了这一语言。尽管Objective-C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,但在其早期阶段并未得到广泛应用。
1985年,Step Tappin离开了MetaWare,加入后来成为苹果公司的NeXT公司。在那里,他进一步完善了Objective-C,并将其作为开发软件的基础语言之一。在NeXTSTEP操作系统中,Objective-C被广泛应用于构建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逻辑。
1997年,苹果收购了NeXT公司及其相关技术。随着Steve Jobs重新执掌苹果,Objective-C成为了Mac OS X操作系统的官方编程语言之一,与Cocoa框架一起成为开发 macOS 和 iOS 应用程序的主要工具。这标志着Objective-C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。
随着时间推移,iOS操作系统逐渐流行起来,并且开发者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Objective-C来创建iPhone和iPad应用程序。在此期间,苹果发布了许多重要的版本更新,如Cocoa Touch框架,它专门针对移动设备进行了优化,使得Objective-C开发更加便捷高效。
2004年,随着Mac OS X Tiger的发布,Objective-C 2.0正式推出。这一版本引入了动态方法解析、垃圾回收等改进功能,显著提升了语言的性能和易用性。这些变化使得Objective-C成为当时最现代且强大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之一。
尽管Swift自2014年发布以来迅速赢得了大量开发者的青睐,并逐渐取代了Objective-C在iOS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地位,但Objective-C依然在一些应用中得到了使用。随着苹果不断优化其语言和技术栈,Objective-C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通过回顾这段历史,可以清楚地看到Objective-C是如何从一个小众项目成长为现代编程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虽然它已被Swift所取代,但其所奠定的基础和理念仍然影响深远。